特色养殖陷“非法”困局 40万只鹦鹉“何去何从”
一起养 2021-01-22 11:01 46次浏览近日,有网友反映,河南省商丘市近300名养殖户饲养的费氏牡丹鹦鹉,因无法出售造成大量死亡。
记者从商丘市委宣传部了解到,商丘市是全国的鹦鹉人工繁育基地,全市有鹦鹉养殖户837户,鹦鹉存栏量在100万只以上,其中费氏牡丹鹦鹉约有40万只,养殖户近300户。当地人工养殖费氏牡丹鹦鹉已有30年历史。
为什么这些鹦鹉“卖不出去”?2020年下半年开始,江苏、江西等地公安部门陆续查获多起买卖费氏牡丹鹦鹉案件。
记者从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,养殖户销售链条断裂,鹦鹉被积压。为节省成本,养殖户无奈减少饲料投入,加之近期入冬降温,大量鹦鹉死亡。而如何处理现有的大量费氏牡丹鹦鹉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特色养殖又为何变“非法”?记者调查发现,原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曾颁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育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名单,明确规定了费氏牡丹鹦鹉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。但在2012年10月23日,原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废止了这一名单;2019年11月,费氏牡丹鹦鹉的保护等级由国家三级升为国家二级,无证买卖将触犯刑法。
但是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这一行业缺乏有效规范,记者走访时发现,绝大多数养殖户没有办理人工繁育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。
法律人士指出,由于一些物种的人工饲养算不算野生保护动物,司法认定还较为模糊,导致在执法层面上不好操作,不利于基层司法实践。
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,已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了当地养殖费氏牡丹鹦鹉的相关实际情况,争取尽快妥善处理。
乌海市大振养殖有限公司为广大养殖客户提供低价位、高品质的肉牛货源,真正为客户养殖肉牛创造的经济效益,为客户在牛市分析,牛场规划,疾病防治,饲养管理,饲养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,为客户盈利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经营宗旨。肉牛品种主要有:西门塔尔、夏洛莱、利木赞等杂交品种牛,特点是生长速度快,繁育母牛适应环境强,受精率高,是政府扶贫项目品种。
本养殖场凭借丰富的养殖和购牛经验与实力为您提供接待、食宿、场地、饲养、帮助购牛、运输等服务。由于我们处在这个有利条件,我们也提供您购牛的一切必要的服务。
联系:兆顺亥
手机:18647357113